
作者 | 阿迪蒂亚·拉玛纳凡
编译 | 龙风穆
编者按
近期印巴持续三天的军事冲突,为世界观察现代空战形态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窗口。印度学者阿迪蒂亚·拉玛纳凡(Aditya Ramanathan)撰文复盘印军在“朱砂行动”中的具体表现。作者在肯定印军行动“重大胜利”与“先进装备展示”的同时,亦相对客观指出印方通过一系列复杂进攻行动,达成了“管控非必要态势升级”的战略目标,在进攻和防御过程中验证了多款进口和印产武器的可靠性和战斗力,“印度人民有理由为印军在与巴基斯坦的高风险冲突中的表现感到自豪。”尽管如此,作者指出,印度在新面貌下的区域对抗格局中面临重大挑战,既存在战斗机队规模萎缩的问题,也面临装备更新换代的困境。作者提出,单纯追求“制空权”的思维已过时,面对中巴可能部署的隐形战机、无人机,以及天基监视、安全通信系统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进展,印度可以“换道超车”,通过建设多层防空体系,加强地面防空能力建设,深化同东西方国家军工合作,弥补在空中力量上对中巴的明显劣势。显然,作者虽试图对此次空战进行反思,但其论述主观忽视了印度在冲突中暴露出的不足和短板,缺乏对空战体系化作战的深度考察,试图在反思杜黑“空权论”的基础上进行论证,却仍然陷入了印度军事专家长期以来“龙王比宝”式的思维窠臼。南亚研究通讯特编译此文,供各位读者批判参考。
图源:卫报
虽然关于印度对巴“朱砂行动”(Operation Sindoor)的更多细节在未来几周、几个月内才会逐渐披露,但该行动的总体轮廓已清晰可辨:首先,印度空军针对一个有能力的对手执行了一系列复杂进攻行动,同时达成了“管控非必要态势升级”的战略目标。其次,区域对抗格局未来将呈现崭新面貌,巴基斯坦和中国都会从本轮印巴空战中汲取经验,继而推进新式作战能力、作战理论的发展。空中力量属性的演变值得持续关注。
意大利军事理论家朱利奥·杜黑(Giulio Douhet)曾出版开创性著作《制空权》(The Command of the Air,该书挑战了马汉“海权论”、麦金德“陆权论”的主导地位)。书中,杜黑提出关于空中力量的宏大构想,认为该力量可摧毁敌方民众的抵抗意志。
尽管杜黑的许多观点已显陈旧,但他和许多与他同时代的学者准确洞察了空中力量的关键特性:深入敌境实施打击的能力。当然,杜黑对这种能力存在过于夸张的认知,他天真地认为“无法对在三维空间中自由飞行的飞机进行‘任何干预’”。毕竟他的这一观点形成之时,由雷达等传感器支撑的强大防空体系尚未出现,攻击机的行动自由亦未受到任何实质性挑战。
飞机深入敌方领土的能力与对手防空能力的对抗,既是印巴本轮较量的核心主题,也是人类空战史上贯穿始终的命题。印军在与巴基斯坦为期三天的激烈对抗中,其打击能力、防空能力都经受了严峻考验。
一、猛烈的进攻
5月7日,印度明确展示了其跨越印巴边境实施128公里深度打击的能力。印度空军战机袭击了九个地点,目标为多个“恐怖组织”。这些打击旨在摧毁目标,同时将平民伤亡降至最低。据报道,为实现这一目标,印度空军使用了“斯卡普”(“SCALP”,法国制空地巡航导弹)和“铁锤”(“HAMMER”,法国制滑翔制导炸弹)等防区外弹药。这两种法国设计的武器均以其高精度制导能力和紧凑型爆炸载荷著称。
据报道,5月7日夜间,印度空军还利用前一日的卫星图像打击移动的敌方防空系统。这一次,印度空军选择的武器是以色列制造的“哈洛普”巡飞弹(HAROP,属自杀式巡飞弹,兼具侦察与攻击功能,能在目标区上空徘徊,一旦发现高价值目标即实施自毁攻击)。部分巡飞弹锁定拉合尔的一个防空阵地后,成功对其发动攻击。5月10日,印度对巴基斯坦10个空军基地及雷达站等目标发动惩罚性空袭。印度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BrahMos,印俄联合研制)似乎在本轮打击中首次投入实战,并证明了其作战价值。
二、强大的防御
如果印度未能成功防御巴基斯坦的多次无人机攻击和导弹袭击,那么其进攻能力便失去了实质价值。
5月7日至8日夜间,印度尚处于初步建设阶段的反无人机系统网格(CUAS-Grid)成功抵御了多架无人机的入侵,同时其防空系统拦截了巴基斯坦发射的地对地导弹。
次日夜间,巴基斯坦在36个不同地点动用多达60架小型无人机实施越境行动。这些越境行动显然旨在骚扰印度防空系统并探测其弱点,但收效甚微。
巴基斯坦最具挑衅性的行动发生在5月10日,当日巴军瞄准了三个印度空军基地并发射了多枚导弹,其中包括一枚“法塔赫-2”弹道导弹(Fatah-2,巴基斯坦自主研发的多管火箭炮系统)。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印军防空系统拦截并击落了这枚“法塔赫-2”导弹。据信,其他导弹均已被俄制S-400系统击落。
三、道阻且长
印度人民有理由为印军在与巴基斯坦的高风险冲突中的表现感到自豪,尽管如此,印军的未来建设仍面临艰巨挑战。
当前印度空军的中队数量已从核定编制的42个减至31个。虽然这些编制上的空缺最终将通过国外采购、本土制造填补,但空军需以创新方式补充战力,包括组建无人驾驶战斗飞行器(UCAV)中队,并投资远程武器与弹药。
中国很可能在未来几年内大规模列装第五代战机(包括歼-20和歼-35),巴基斯坦也正就采购40架歼-35进行谈判。而印度对应的国产五代机AMCA(先进中型战斗机)至少还需十年才能服役。
中国、巴基斯坦(受中国影响)在未来几年可能会大力发展并列装先进的察打一体无人机,这些无人机具备更高的灵活性和打击选择。
空中力量还依赖于辅助技术,如天基监视、安全通信系统和人工智能。中国在这些领域的进展将加剧印度面临的挑战。
然而,有充分理由相信印度能够应对这一挑战。上周的冲突不仅凸显了印度多层防空体系的有效性,更展现了国防工业本土化取得的成就。在冲突期间投入作战的防空导弹系统中,既有印度自主研发的“阿卡什”防空导弹(Akash),也有与以色列合作研制的“巴拉克-8”中程防空导弹(Barak -8)。此外,冲突中使用的以色列“天空袭击者”无人机,如今也已实现在印本土化生产。
与中国不同,印度与西方及东亚多国已建立富有成效的合作伙伴关系。当前,印度可进一步借助这些合作关系强化武器装备体系——在可行领域开展联合研发与制造,在必要时直接进行采购。
杜黑(Giulio Douhet)可能难以理解21世纪空中力量的复杂性,但印度有责任从“朱砂行动”中汲取经验教训,捍卫自己的领空安全。
作者简介:阿迪蒂亚·拉玛纳凡(Aditya Ramanathan),印度民间智库塔克沙希瓦研究所副研究员,《今日印度》独立撰稿人,时事评论员。
本文编译自《今日印度》2025年5月11日文章,原标题为BrahMos & Baraks, J20s & J-35s原文链接为:https://timesofindia.indiatimes.com/toi-plus/toi-in-depth-stories-on-operation-sindoor/brahmos-baraks-j-20s-j-35s/articleshow/121083706.cms
这篇文章非常有见地,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漫画的新知识。特别是对纯情蟑螂火辣辣的分析非常深入,期待更多类似的内容!
作为贴吧领域的从业者,我认为这篇文章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建议。不过关于姜尘谈赵丽颖的部分,我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希望能与作者进一步交流。